宠小孩并非真正爱他,让孩子为自己负责
图片来源:pixabay
收起观音的千只手,只留佛心
孩子没做的、不想做的、不会做的,爸妈总想帮忙排除万难。但青少年正是学着为自我负责的关键阶段。
孩子的便当盒谁洗?当然是自己洗。
自从上了国中之后,小子一踏进门就会喊两个「好」:好饿喔!好累喔!然后,好不容易在我的坚持之下所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就突然消失,那就是:一回到家先清洗便当盒和餐具。
「麻,好累喔,我吃完晚餐再一起洗,好不好?」
「今天考试好多,我真的好累好累,我一定要先睡一下。」
看到小子早出晚归,学习满档,考试不断,为妈的也疼在心里。我绝非铁石心肠,只要小子知道自己的便当自己洗,在这个点上我当然愿意小小让步,适时也要展现为人父母的慈爱。
「OK!但是请你记得,如果忘记了,便当臭到明天,你自己要负责!」
「OK!没问题,我会记得,妈你别操心!」
晚餐后,小子有没有记得要清洗便当盒呢?当然是,有提醒就有记得,没提醒便忘记,以「懒」报德,以「拖」报恩。于是,有好几次是隔天赶着上学前才发现便当盒没洗,为妈的我当然绝不代劳。
小子捏着鼻子,掀开腐臭冲天的便当,甘冒迟到要罚抄课文之险,也只得匆匆清洗,胡乱塞进袋子。
这样,有没有得到教训?只要中午还有便当盒可以装饭,显然是饭照吃,学照上,日子照过,当然没有得到教训。第二天才想到要洗臭便当,就这幺洗着洗着,洗成了日常。
有时候是週五的便当盒被主人翁冷落到隔週一的早上。哇!便当盒掀开的一瞬间,那腐烂恶臭就从厨房一路入侵到客厅、餐桌,全家都被迫吸纳毒气,真是非常有味道的一週开始!
我开门见山:「你知道天气愈来愈热,第二天才洗便当,又匆匆忙忙的洗,细菌很可能洗不乾净吗?你还记得因为妈妈体谅你放学很累,所以才让步不需要一放学就洗便当盒,但是,你还记得我们新的约定吗?」
小子:「晚餐后洗。」
「看来我们有需要再讨论新的办法,我希望上学时你都有乾净无虞的便当盒,也不要因为洗便当而迟到。你觉得怎幺做,才会真正养成习惯,在晚餐后就把便当洗好?」
一阵嗯……嗯……啊……啊……一番讨论后,结论是:如果便当忘了洗,第二天早上还是得洗,但是洗完之后就不能带到学校。这是亲子双方都接受且清楚明白的约定。
但小子似乎还装傻,早上,悄悄拿出臭便当盒,被我逮个正着。「很抱歉,看来你今天没办法带便当盒去学校了。」我坚定但不带敌意的提醒。
小子大惊,耍赖功迅即上身:「不要,我才不要,这样我就没有东西可以装饭菜了,中午我都会非常饿,我一定要带!」
我不为所动,更坚定地问:「我们的约定是什幺?」
「我知道我们的约定,但是我中午吃饭一定要有便当盒。」
「但是我们的约定你应该很清楚,应该要遵守,你觉得是不是该说到做到呢?」
「这样我没办法吃饭啊!」
「我知道。」
「难道,你身为妈妈,不会担心孩子没吃饭吗?」
「我当然会心疼,但不会担心。我更希望我们都懂得说到做到,遵守约定。」
小子气噗噗的把问题丢给我:「那请问我要用什幺吃饭?」
这不是我製造的问题,理所当然要丢回给製造问题的人,不疾不徐也不带罪恶感:「你得自己想办法了。」
我完全清楚一个事实:一个发育中禁不住饿的大胃王绝不可能亏待自己的五脏庙。
不出所料,小子回来说,吃个饭真的超级痛苦,因为没有便当盒,只好到福利社要一个小塑胶袋来装饭菜,浪费时间又没办法好好吃。这幺一丁点的不方便,可不是处罚,而是信守约定,是应该承受的合理后果。
一餐饭饿不死孩子的,但是,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比捱饿重要太多。青少年最讨厌爸爸妈妈啰哩啰嗦,他们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,但绝对不是我行我素。
每当他们偷懒耍赖、讨价还价时,我也不犹豫,马上提点他们「约定是什幺?」
最后,我往往搬出这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终结争端:「鹅子,你想要多少自由,就得负多少责任;妈妈很爱你,所以想要帮助你自我负责,然后你才能享受到你要的自由喔!」
面对孩子,我们都忍不住变成千手观音,只要他们没做的、不想做的、不会做的,就伸出千只能干的手帮他们排除障碍,好让他们畅行无阻。
但是,青少年正是学着为自我负责的关键阶段,爸妈面对青少年,绝对要收起观音的千只手,只须留着佛心,必要时,就把以往那无处不在的「古道热肠」换上「铁石心肠」吧!
【书籍资讯】
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册》